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甘肃乡村逐年萎缩的小学:生源减少 校舍闲置(图)

     中国新闻网  2013-12-17

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山区里的一所乡村小学里,原有的110多名学生逐年锐减,至目前只剩下两名学生。除一间教室仍在使用外,其余的教室均被闲置。

  近十年来,位于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山区里的一所乡村小学里,原有的110多名学生逐年锐减,至目前只剩下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和一名学前班学生。给孩子们教课的是坚守于此近三十年的两名年近五旬的代课教师,其他老师亦因学生骤减而相继被调离。

  寒冬时节,这所四面环山的小学被点点白雪包裹。校园内闲置的六间教室大门紧闭,透过沾满污垢的玻璃向室内望去,陈旧的桌椅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斑驳黑板上的板书停止于某日的“最后一堂课”。学校操场上空无一人,锈迹斑斑的篮球架、单杠等活动设施旁生满了没膝的杂草。

  “家里条件好的孩子都去乡镇、县城、乃至省城上学了,剩下在此就读的都是家境实在困难的孩子。”学生的大量流失令这所小学校长王海彦百感交集。他告诉中新网记者,农村家长现在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环境,大多对村级小学教学质量“没有信心”。

  这所于本世纪初新修的乡村小学,红砖、青瓦、浑圆的木质房梁与村里散落在山坡上的土坯房屋对比鲜明。由于学生数量急剧减少,这所小学在几年前被迫“降级”为乡村教学点,只接收周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

  “从这所小学已走出好几个研究生,我正在读大学的儿子也是在这里读的小学。”虽然王海彦在采访中不断强调着乡村小学的“价值”所在,然而绝大多数家长依然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并不惜在学校周边租房、陪读等多项不菲的开支。

  “多好的学校,却没有了学生,看着都让人心疼。”学校修建伊始,王海彦和妻子在校园栽种的各类树苗如今大多有一房高,他们本以为这里会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却不曾料到“风景正好,却人去院空”。

  记者连日来走访发现,在甘肃境内的大山深处,近年来像这种受学生生源影响而变得空荡荡的乡村小学不在少数,有的小学由于连续几年无稳定生源甚至被迫“关门”。

  事实上,这种因“招不到”学生而被迫“闭门”的乡村小学也并非甘肃独有,在中国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亦普遍存在。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中国农村小学减少逾30万所,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

  甘肃定西市通渭县山区一所拥有50多名学生的乡村小学校长陈绍儒今年以来忧心忡忡。短短两年时间,这里从最初百余名学生,以每年二十多人的速度在逐渐锐减。

  “每年秋季招入的一年级新生逐年骤减,目前每个年级的人数只有10人左右,有的已降至个位数。”陈绍儒介绍,今年该校招了14名学生,即使“情况糟糕”,但这已是周边几个村子较为乐观的招生数据。

  对于乡村小学生源流失日益严重的现状,六年来辗转过三所乡村小学的陈绍儒都一一目睹。他告诉记者,周边村落已经有4所小学因生源问题而相继“关门”。目前他任职的这一乡村小学已经濒临“降级”为教学点,“我很担心,好多家长也在反映这个问题,以后学校是不是会被撤销?”他说。

  “农村家长会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进城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普遍的迫切愿望是我们堵也堵不住的。”静宁县一位长期致力于农村教育管理工作的官员在谈及乡村小学日益没落的现状时颇显无奈。不过,他坚持认为,“虽然现状尴尬,但给予农村实际,保留乡村小学十分必要”。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